依據現行內政部(已改為衛生福利部)訂定的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基準表,輪椅附加功能有3款
利於移位的功能:扶手及靠腳可掀開或移除
使用者下肢若無法承重,他在轉位時應該多是由床直接轉位到輪椅上,在轉位過程中,扶手則成了障礙物,因此如果輪椅的扶手可以掀開或移除,那就達到利於移位的功能了。轉位過程中若使用坐姿轉位(多數時候是如此),輪椅的靠腳可移除的話,便可提供協助者或使用者下肢擺放的空間,而不會被靠腳絆倒。
仰躺的功能:可協助減輕臀部壓力
使用者通常是軀幹及肢體控制能力不佳者,其在久坐輪椅後無法自行減輕臀部壓力,因此必須借助輪椅的附加功能來減輕臀部的壓力,其所易用的原理就是讓身體稍微躺下來以增加接觸面積,在體重不變接觸面積變大的狀況下,臀部的壓力自然就減少了。基本物理:壓力=重量/面積。
仰躺功能在使用後要回到直立坐姿時,容易造成身體位置跑掉的狀況,因此需要再由協助者將他的身體擺回正確的位置。
身體控制能力不佳,關節活動度未受限者(關節柔軟)者,可選擇此款輪椅。
有民眾反映仰躺功能可以方便換尿布,雖然此因素或許是考量因素之一,但不是我們建議的重點,使用者將自行斟酌。
空中傾倒功能:可協助減輕臀部壓力
使用者的軀幹及四肢控制能力不佳,在久坐輪椅後無法自行減壓者,可借助輪椅的此項功能,來減輕臀部的壓力,其所利用的原理,是將承重位置轉移到背部(從頭到薦部)。
空中傾倒功能在使用後要回到直立坐姿時,身體位置不會跑掉。
身體控制能力不佳,髖或膝關節有部分屈曲受限(關節受限但不能小於90度)者,或是關節活動度未受限者,可以選擇此類型的輪椅。
具仰躺功能或空中傾倒功能的輪椅,基本上都是設計成高背有頭靠的樣式,如此在仰躺或傾倒時頭部才能獲得支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